第五章 龙山修行

首页

一 出家前后

二 行脚参访

三 茅蓬当家

四 文革遭遇

五 龙山修行

六 塔院复戒

七、遇缘铁佛

八 回归白云

九 圆寂前后

十 众忆恩师

小成居士回忆录

普英居士回忆录

张素庚居士回忆录

普金居士回忆录

最后一名俗家弟子

十一  附《追思偈》

十二 附《碑碣记》

 

  过了几天,那位牛居士终于把手续办好了。牛居士还捎来文管会的话说:考虑和尚回寺庙不行,去道教石窟还可以,要看管好文物,防止坏人破坏。

  一天拂晓,正文师父打点好行装,告别那个“家”,告别了那位为他做一年多饭的可敬的女同修。踏上了去往龙山的征途。

  到天亮才走到龙山脚下,可是找不到上山的路。正在犯愁时,见不远处走来一个拄拐杖的老者,他便与老者谈起来,问到山路老者说没有路,选择能下脚之处,攀沿而上吧!我也上山,咱们一块走。说着他在前边攀,正文师父后边跟。山虽无路,好在不陡,不一会便上来了。老者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小门说:那就是石窟了,进了小门就是。我去后山采点山春柳给孩子治病,说罢径自去了。正文师父从那小门进去果然见到了七零八落的一处石窟。窟内的石像大都无头少臂缺肢。破败的景象可想而知。正文师父大体观察了一下周边的情况,虽然荒凉点,但离河西村落、工厂宿舍较近,化缘及搞点柴米油盐比较方便。而且安静又无人打扰,虽非世外桃源,确是个修行的好地方。于是他便在这里呆下来。他自己动手开出了一条足有二、三里长弯弯曲曲的山路。从此上下山方便多了。一天他又悄悄给武居士捎话把些日用炊具拿来。武居士找了一辆车,给师父拉来了不少东西。后来他又开出一片片荒地,粮食、蔬菜也有了。天气冷了他还常常就地挖点煤回来烧火取暖,生活虽然十分清苦,但对这位早经磨炼的苦行僧来说,这里确是他的菩提道场。—他在这荒山破观中打坐参禅,一句念佛是谁的话头,常常参到销魂忘我的境界。他有一首小诗正是描写此情此景的。诗曰:“十里不见庄,一僧在打坐,四围悄无声,真是静居观。”

  有一次。正文师父下山办事,骑着一辆破旧车子走到老军营一带,一辆斜插过来的汽车把他带倒了车轮又从他的腿上碾过去。司机吓坏了,忙说:“师父对不起,我送您到医院看看吧!”正文师父试着往起站,腿虽疼点。竟还能走路。他对司机说:“车子碾坏了,人不要紧,你走吧。”说着他拍拍身上的土,扛上车子修理去了。汽车司机自语“真不可思议。今天遇见活菩萨了。”

  又有一次,他的女儿抄龙山后山上去找他他偏偏从前山刚走,所以未见到面。据说此后再没找过他,也不知其下落如何。

  还有一次,普寿居士与能行师专程从榆次来看他。那时粮食供应,熟食也得用粮票,而且粗细搭配。他们用二十斤粮票买了十斤蒸馍十斤窝头背着上了龙山。进入小门只见一些破屋,一些石洞,却不见人影,于是挨个找起来,洞内尽是残缺不全的石像:后进入一洞内看见一尊完整的坐像不类石像,可又动也不动。他们便议论起来,谁知那尊坐像也和他们搭起话来。一听声音才知是师父,三人一齐都笑了起来,刚才还寂静无声的环境,霎时充满了欢乐的气氛。普寿与能行师一齐跪下请安,问师父好,师父说“还好,我等你们好久了。”说着起座要给他们做饭。普寿说:“您老和能行师坐坐,来我去做。”师父说:“锅在里屋。”普寿进去揭开锅一看,闷好的小米饭未动过,但早巳长了白毛。看样子总有十来天了。拿出去让师父看,师父笑着说:“山僧打个盹,世外数十天”。猜想师父闷上饭后就入定去了,谁知有多少天没开斋呢?普寿熬了一锅稀饭,烤上蒸馍、窝头,找来些野菜煮了煮。放了点盐,师徒三人念供后,共进起午餐来。普寿说:“龙山确是个修行的好地方,就是吃的困难!”师父随口吟:“满山野菜吃不尽,数沟鲜果食有余。”和师父住了一晚,他们才告别下山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正文师父在龙山修行的消息不胫而走,居士们开始上山看望正文师父,并隔三差五给他送点吃的用的东西。正文师父对居士们的到来很是高兴,有一年的七月十五,佛的欢喜日,他特地准备了十八个菜,一边让居士们吃,一边弘法布道。

  在龙山,师父便开始了放焰口法事。每逢初一、十五必放。即使遇到无施主、无帮手的情况,只有他一个人也要放。施主随心,钱多钱少都放。一天晚上放焰口时,一个老太太神色慌张地老往后退。师父问她:“您么啦?”她说:“我看见许多鬼来了。”师父说:“不用怕,没事!”焰口就是为了请他们来吃点东西,超度他们,法事完毕,就会悄然离去。”

  据寿福师讲,正文师父在龙山就出现了神通。他能把信息预先传给你。比如他要到某个地方,某地方的居士就会预感到他要来。果真就来了。

  正文师父在龙山一共呆了大约五、六年的样子。在此期间还去四川走了一段时间。